添加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 0371-63325110
他,是村里最穷农户的儿子。他,是一个中专文凭的小保安。他,还是以最小年龄登上央视《法律讲堂》的律师。一步步,他迈着稳健而又扎实的步伐。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,始终是照耀在他前方的明灯,引领他向前,向前,再向前…… 梦想没有终点 山城的夜来得早,来得静。 管文军看着窗外的灯光,拨通了母亲的电话。3月22日,农历二月初三,这一天,是母亲的生日,他带着歉意给母亲送上祝福。电话的那一头,母亲微笑着,连连说着没事。 歉疚,这似乎成了管文军对亲人、爱人和孩子感情里比例最大的那部分。 2013年1月,管文军站在央视《法律讲堂》的讲台上,面对同样是主讲人的博士、博士后们,他从容而又淡定,成为该栏目首次录制就能直接播出的律师,也是栏目自开播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。 那一年,他整整30岁。 谁也想象不到,这个自信的律师曾经只是一个拥有中专文凭的小保安。 从保安到一名登上央视舞台的名律师,他用了12年。 在别人眼里,他成功了,为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范本。然而,就在所有人都仰望他成功的时候,他仍是那个对梦想的坚持近乎于执拗的人。 6点起床晨练、7点到单位、晚10点回家。从每月初的找选题、到月中的写讲课稿、背诵稿子,再到月底去央视录制节目,他苛刻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生活。其实,他自己也知道,那根弦崩得太紧了,持续高压的生活状态让他不得不放弃了假期、拒绝了朋友的聚会,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…… 可他就是他,只要梦想还在,他就会执拗前行。 《法律讲堂》的讲师换了一拨又一拨,而管文军却一直都在,并先后录制了20多期节目。大家开玩笑说,栏目的“最勤奋奖”应该颁发给他,他笑笑说,唉,我人笨,只能不断努力。 私下里,他说,自己是小时候在家乡雨后常常看见的蜗牛,背着重重的壳子,始终不移地爬行,虽然动作缓慢,但是永不言弃。 困苦的土壤梦想扎根 1983年,在兴隆三道河乡东庄村,一个小男孩出生了。与其他农民家添丁进口的喜悦不同,他一出生就伴随着几千元的欠款:因分家,父亲借了几千元的贷款盖房子,因与姐姐出生时间不够生育间隔,被计生部门罚了1200元钱。 几千元,在那个时候的农村,无疑是笔巨款。他家也就成了村里最贫困的一户。 上世纪80年代末,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华夏大地,可管文军一家丝毫没有感受到春风的吹拂。因为要偿还欠款,父亲外出打工,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他们姐弟俩。 那个春天,家里没有了一点儿粮食。母亲便让他和姐姐俩人躺在炕上,一动不动,为的是保持体力,逃避饥饿。整整两天,母子三人不怎么说话,懂事的姐弟俩没喊一句饿,就那样静静地躺在炕上,望着窗外的太阳升起又落下,落下又升起。 当得知情况的舅舅扛来两袋子玉米时,管文军看到母亲眼里含了泪水,晃荡着无力的身体下地为他们姐弟俩做饭。从那一次起,管文军记住了母亲脸上的表情,坚强和隐忍。“穷不怕,但别穷骨气和意志。”母亲的这句话在小小的管文军心里扎了根。 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在管文军脑子里,是骄傲和繁忙并存的。骄傲来自于他一直保持的优异的学习成绩。而繁忙,则来自于他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的生活。每天放学,他都是放下书包,背着篓子去砍树枝、捡柴禾、挖蝎子、刨药材。这些微薄的收入在别人眼里不算什么,可是对于他家来说,却能换来他们的几顿饱饭和姐弟俩上学的保障。 初中毕业的时候,管文军面临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选择。 上高中,就意味着最少要7年后才能参加工作。而读中专,则可以在3年后便能挣钱养家。面对都是高中毕业的父母,管文军选择了读中专。 没有后悔,有些许的遗憾,但那一刻,他的脑海里是父亲打工和母亲劳作的背影。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1999年,管文军带着父亲借来的1万多元钱走进了承德市财校的大门,专业是毕业包分配的经济保安。 因为清楚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,因此,管文军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中专的生活。开学第二个月,管文军便报考了法律专业的自考。 在很多同学眼里,管文军的这个选择是可笑而又不切实际的。“将来是个保安,学什么法律啊。”“这么爱学习报什么中专啊。”在同学们的印象里,管文军不太“合群”:别人在打篮球,他在宿舍看书;别人在打游戏,他仍在看书;别人在谈恋爱,他和书本日日厮守。 可就是凭着这股子坚持的劲头,他顺利地考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。 毕业后,管文军和班里另外32个同学一起,成为了保安,市内各大宾馆饭店甚至旅游景点,都曾经是他工作的地方。在保安堆里,他仍然是与众不同的,因为他执着的,仍是他的法律学习。 巡夜的保安队伍里,他是那个最不起眼却最特殊的人,因为休息的时候,他手里总是捧着一本法律的书。最开始,队长以为他和其他保安一样,在读武侠小说,没收了之后一看,才发现是法律书籍。 人可能坚持不了自己的梦想,但谁也不愿意去破坏别人的梦想。队长开了先例,把书还给他,并叮嘱他要在休息时间看,不能影响工作。 那些个冬天真冷啊! 管文军在白楼宾馆做保安,因为没有门棚,他们只能在宾馆周围不断地巡逻,尽管穿着母亲做的加厚的大棉裤和棉衣,但一圈下来,身体还是冻透了。趁休息的时候,管文军拿着书到路灯底下站着,微弱的灯光照着书上的字,也照亮了他的梦想。脚冻麻了,他便跺几下;身子冻僵了,他便蹦一会儿。可用来翻书的手不能歇着,因为寒冷,他常常觉得那双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。 说起那些日子,管文军觉得,那是信念之下生出的坚持的力量。 时光如水。当年班里的32名同学都慢慢离开了保安队伍,只剩下他一个人。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别再坚持了,要不你也找找别的出路吧。”管文军笑笑,依旧捧着自己的书,慢慢翻看。 最艰难的不是自己坚持梦想,而是来自于别人对梦想的践踏和侮辱。 有一次,管文军在一个单位做保安,一个醉酒的男人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来由便横冲直撞地嚷着要找人。出于保安的职责,管文军一再地拦阻。瞥见了管文军刚才在看书,醉酒的男人骂道:“一个臭保安还看什么书。你不就是条看门的狗吗,闪开。”那一刻,屈辱几乎让他怒发冲冠,可是,他把书小心地放起来,忍耐了下来。后来,单位的有关领导也前来给管文军道歉,但是那种被践踏的感觉,让管文军心如刀割。也正是因为这个滋味儿,更坚定了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。 勤奋是梦想的幸运神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,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,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,只要努力,终会有成。 2005年,管文军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,没有通过。“自己底子薄,没有老师指导,学起来有些吃力。”虽然想过也许会是这个结果,可是真正面对结果的时候,还是难以名状的痛苦和遗憾。 “是不是别人说的是对的,我应该安于做个保安?是不是我自己真的不是那块料,是痴心妄想?是不是我的坚持是错的……” 母亲坚强和隐忍的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。他为自己的退缩感到羞愧。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,他重新开始拿起书本。而这一次,他破釜沉舟。从保安公司辞职,没有后路地全心学习法律。 在那个租住的出租屋里,仅有女朋友隔一段时间送来的必备的米、面、油、菜,整整半年,管文军断绝与外界的一切来往,就在那间出租屋里埋头苦读。 信念就是相信还看不到的东西,而其回报则是看到你所相信的东西。很多时候,往往是人的意志在塑造这个世界。 因为没有钱报学习班,管文军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。从早晨4点到晚上11点,每天19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,他咬牙坚持着。一天天,一月月,一米七多的个头仅仅剩下110斤。“有时候学得整个脑袋都是麻的,夜里做梦都是满脑子的考题。” 有付出就有回报,这是管文军一直笃定相信的。2006年的司法考试,他不仅顺利通过,而且取得了承德市第三名的好成绩。 “想找个山头痛哭一场,高喊几声,哭那半年非人般地刻苦,哭多年来自己为梦想坚持的不易,还有为梦想承受的那些质疑和谩骂。”这是管文军在知道成绩的那一秒想到的,可就在下一秒,他忍住了,“因为明白了,那些努力为了今天都是值得的。” 他出生的那个小村子震惊了,曾是全村最贫穷的家庭走出一个上央视讲课的律师。曾经跟他在一起的同学感慨了,曾经那个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书呆子竟能如此侃侃而谈。和他一起共事的保安们兴奋了,那个不“安分守己”的小保安真的实现了曾经被他们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。 人们总说,人生有两条路,一条需要用心走,叫做梦想。一条需要用脚走,叫做现实。 管文军是幸运的,梦想和现实这两条平行线重合成了一条线。但他清楚地知道,这份幸运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勤奋。